(三)人文社科学院:应用心理学★★★、翻译、英语★★、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★、城市管理。
经教育部批准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2025年各学院设立的本科招生专业包括:
没有专业分差、实行试验班大类招生方式——理科试验班、经济管理试验班、人文科学试验班覆盖所有热门专业
● 5月8日17:00前,登录学校招生官网★★★“本科招生网上申请平台-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”()进行注册,按系统要求准确★、完整地填写报名信息,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★★★,确认报名。
若考生需要了解更多的招生信息★★、专业特色★★★、毕业去向★、国际交流、奖助学金政策可加入港中深福建家长QQ咨询群534619456。请扫码观看大学宣传片:
办学十年来★★,由于生源质量优秀、培养质量卓越,一直都被评为中外合办大学排名第一的学校★★★,录取生源整体质量持续实现高位攀升。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★,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★。大学传承与香港中文大学的“一个品牌★★★、两个校园★”的办学理念、优良学术传统★★★,以★★★“结合传统与现代★★,融会中国与西方★★”为使命,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、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、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。大学的办学特色包括国际化的氛围、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、书院制传统、通识教育★、新兴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。目前★★★,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(深圳)求学。
● 5月中下旬,初审结果公布★★,考生可自行查看入学测试资格,缴纳300元的校测费用。
特色三:试验班大类招生模式★,专业无条件自由选择,没有专业分差★★、热门专业保证录取,入校后★,也可以有突破选考科目限制,选读心仪专业的机会★。
特色一★★:可获得世界排名前50的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★,本科毕业后有着更加多元的升学或就业选择,可以获得在香港工作的签证,直接进入香港引进人才的序列。
(二)理工学院:数学与应用数学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电子与计算机工程、物理学。
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大学水准,面向全球招聘★★,建立了一支具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。截至目前,港中大(深圳)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700多名国际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,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★,各国院士超40名★★★,国家级人才110多名★★。其中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★★★、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、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、国际计算机学会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超40名。引进的教师100%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,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、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★★。重点学科领域的教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★★,均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★★★。
为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,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,2025年★★★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拟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★★、人工智能这两个与当下社会发展紧密接轨的前沿本科专业。其中★★,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隶属于经管学院,人工智能专业则隶属于即将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。
● 6月下旬,考生可自愿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的提前批志愿栏,选择填报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w66旗舰厅。
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请务必于5月8日17★:00前登录学校招生官网★“本科招生网上申请平台-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★”()进行注册★★★,按系统要求准确★★、完整地填写报名信息,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,确认报名。
(二)11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[不含体育与健康、艺术(或音乐★★★、美术)]成绩均须合格(或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前的往届生4门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成绩均须合格);
选择直接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点更为多元、更国际化。9成选择在深圳★★、北京、广州、上海★★★、中国香港等一线城市或厦门★★★、福州、泉州等本省城市,其中近一半选择留在深圳,占就业人数的47.1%,选择留在厦门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19.44%★。毕业生的就业足迹遍布各地各类优质企业,主要在华为★★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花旗银行、招商银行、阿里巴巴、宝洁和欧莱雅等世界知名企业中担任重要岗位。
特色四★★★:综合评价和纯凭高考两个途径★★★,提前批次填报志愿,对于考生而言是多一次选择,与其他学校的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不冲突。
大学采用试验班大类的招生模式,仅设置三个招生试验班——理科试验班★★、经济管理试验班★★、人文科学试验班。三个试验班将覆盖所有热门专业,全部都是国际认可度高、内地适应性强的专业。
● 高考后(6月中旬左右),参加入学测试:初试和复试。具体的入学测试时间、形式★、要求等相关安排将另行通知。
(一)经管学院★★:市场营销、国际商务★★、经济学、金融学、会计学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(拟新增)★。
特色二:所有本科专业都是国际接轨性强、内地认可度高的热门专业★,超过80%的学生获得本科毕业后继续名校深造的机会,与国外知名大学的★★★“3+2”“4+1★★★”“3.5+1.5”★“3+1+X★★★”等本硕连读★★★、本博连读项目,与香港中文大学设立的“2+2”深港两地校园联合培养项目、与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设立的“3+2”本硕连读全球精英班项目、不低于50%的本校保研推免、30%直博班都将助力学生成长。
港中大(深圳)目前已经培养了七届本科生毕业生,每年都有福建学子被授予★★★“杰出毕业生”的大学最高荣誉★★。办学十年来★★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已录取福建学子609人,覆盖福建全省52所优质中学★★。福建学子毕业生的去向成果丰硕★★★,在整体去向落实率★、名校入读比例★、就业薪酬水平等方面持续保持高质量态势★★。升学比例近7成★★,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,其中,超过20%的学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十大学的学位,超过70%的学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学位,包括麻省理工学院、剑桥大学、牛津大学★、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★、帝国理工学院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★★★、芝加哥大学、宾夕法尼亚大学、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★。
根据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公布的综合评价报名通知★,福建省考生的报名条件如下:
(一)已经参加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考报名的优秀高中毕业生(含往届生)★★;
特色五: 奖助学金体系更加人性化,“特别奖助学金★★★”“学科特长奖学金”“运动特长奖学金”“高考成绩奖学金”等类型可以叠加,奖助学金覆盖面更广。
自2014年成立以来,经过十年的发展★,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,现有经管学院★★、理工学院★、人文社科学院、数据科学学院、医学院、音乐学院★★★、公共政策学院、人工智能学院(拟新增)八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★。本科招生专业有30个、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49个。
综合评价录取模式★,即高考成绩占60%,入学测试成绩占30%★★,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占10%。港中大(深圳)的入学测试考题由国内外专家学者出题,并不是简单的文理科知识性试题,而是通过既贴近生活应用★,亦需“脑洞大开”的创新题型考试★,考核学生思辨能力★、学科积累、中英文表达能力和综合理解分析能力★★。主要考核学生在高考中没有涉及的或者比较难发挥的观测能力、表达能力★★,沟通能力以及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★、对人生和理想、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感★,考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★★★,但不会和高中所学知识脱节★★,而且对个人的基本学科知识积累★★、文化素养、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感悟和独立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★。
近日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2025年福建省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工作正式拉开帷幕,报名将在5月8日17:00截止★★。2024年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在福建通过综合评价模式招收考生56人,其中历史类14人★★、物理类42人。据悉,2025年的招生计划总人数将不低于2024年。
截至目前★★,大学已培养了七届本科毕业生★★,九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,五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国内知名高校就业率前列。其中★★★,超过80%的学生选择国内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,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过20%的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十大学的硕士/博士学位,超过70%的毕业生攻读世界大学排名前五十大学的硕士/博士学位。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深圳、广州、北京★★、上海、杭州等地。
● 高考成绩公布前★★★,按照1:5的比例,公布经过校测环节后的入围考生名单(即使入围★★,也可以后期不填报志愿,选择放弃)★★★。
(三)由于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课程以英文授课为主,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