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牛作为中国领军乳企★★,紧跟国家“双碳”形势★,结合“再创一个新蒙牛★”发展战略★,设定“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,2050年前碳中和”的双碳雄心战略目标(以下简称“30•50★★”双碳战略),并围绕生产★★★、原奶、包装、运输、产品以及碳抵消6个环节★★★,制定15大关键举措,明确降碳路径★★,分三个阶段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碳,积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。截至2023年,蒙牛已拥有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★★,并被评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。2023年,蒙牛MSCIESG评级跃升至“AA”,为中国食品行业最高等级,并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★★★“ESG先锋100”指数第三名,食品饮料行业第一名。
蒙牛宁夏工厂荣获2023年国家“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”荣誉称号,并获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的★★“乳制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”荣誉称号,为乳品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引领方向★★。
技术上★,秉承“降能耗,增绿值”的理念,围绕“探索—试点—推广★”的思路,推动节能降碳新技术应用。自“双碳”行动启动以来,依据各业态工艺技术标准★★★,从制备、输送和使用三方面识别,绘制能源流向图并辨识重点用能环节★,筛选重点方向和优先级,引入数字化节能诊断技术,定量评估节能降碳可行性,已内部探索并输出200余项节能节水技术和8项节能降碳新技术★★,实施锅炉柔性化技术改造★、空压系统供需匹配、废热回收利用、设备待机清洗时间优化等节能改造项目年均50项,可实现年节能约3万吨标准煤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。同步搭建技术库,筛选适用节能降碳技术104项、实践案例83例和内部优秀案例11例形成专属技术库。
在碳足迹评价上,蒙牛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规则★★,已核算覆盖全部品类的典型产品碳足迹,并尝试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★★★,已邀请第三方机构完成15款产品碳足迹核查与评价★★,为下一步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积累实践经验。
在运输动力替代上,厂内运输已实现100%电气化,厂外引导牧场新能源车投入★★,2023年,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正式启用新能源鲜奶运输车★★,一座日产奶30吨牧场采用新能源鲜奶运输车后★★,全年可比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约63吨★★。截至2023年底★,已推广10%的燃油车更换为新能源车,年可累计减少碳排放约1.5万吨。
同时★★★,蒙牛重点在能源结构优化上强化绿色低碳转型★,注重可再生能源应用。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和地区条件科学推广分布式光伏,提升装机容量,并通过污水厌氧处理沼气回收★★★、生物质锅炉应用★★、绿色能源外购等措施优化能源结构。截至2023年底,蒙牛绿色蒸汽使用占比已超17%★★,绿电交易量1082万kWh,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超过22MW★,年发电量约为2200万kWh,可实现减碳超12000吨。蒙牛已设定光伏推广目标:计划至2025年底★,光伏装机容量较2022年增加40%★。
图9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百名媒体人以及来自德国★★、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KOL探访蒙牛宁夏工厂
蒙牛物流运输网络覆盖广泛,涉及上游原辅料运输和下游产品运输。运输低碳化从运输路线★、运输结构★★、运输动力三方面,着重推进路线智能优化、运输结构优化、燃料清洁化、低碳化。
管理上,蒙牛充分应用国内外碳排放和能源的相关标准★★★、指南★★,探索适用性内化路径★★★,设立高管带队的“双碳”行动推进小组,统筹协调重大政策和战略规划;应用TPM工具方法,组建节能降碳团队实施绿色低碳精益管理;推动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,实现自有工厂100%全覆盖★★;搭建碳排放“DATA”四维数据系统,制定蒙牛碳排放核算指南,形成指南+监测、核算、报告★★、审核的“1+4”碳排放MRV体系★★,实现“核算标准化、标准化核算”,确保碳排放数据质量可控★★,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。
未来,蒙牛将继续锚定★★“30•50”双碳目标,外引内延,不断探索创新★★,练好内功,严控生产端碳排放,做好引领★★,带动产业链协同降碳★,推动乳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,为实现乳业净零目标贡献力量★。
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
在这座★★“超级工厂”中★★,蕴藏着众多通向高效能的数字密码及高效能整套方法论。其中包括智慧生产所依赖的数采、MES、运营指挥“三大平台”,在线排产、在线付料★、在线检测★★★、在线运维、在线决策等“五个在线★★★”★★★,形成智慧采供、智慧能源、智慧生产、智慧检验★★★、智慧物流和智慧园区等6大智慧平台,以此来彻底打通3个全链条的全数智化升级,对比同型工厂,能耗整体可降低43%,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可降低50%以上。
蒙牛在国内建立了45座生产基地,在新西兰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建有海外生产基地,年产能合计1400多万吨,专注于为中国和全球消费者提供更营养、更智慧、更绿色的乳制品,形成了包括液态奶、冰淇淋★★★、奶粉、奶酪等品类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,拥有特仑苏★★★、纯甄、冠益乳、优益C、每日鲜语★★、蒂兰圣雪、瑞哺恩、贝拉米、妙可蓝多★★、爱氏晨曦、迈胜等明星品牌。在高端纯牛奶、低温酸奶、高端鲜奶、奶酪等领域,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。除中国内地外★,蒙牛产品还行销东南亚、大洋洲、北美等区域的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。
根据工作计划,在有关部委、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★★★,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于2024年11月30日在苏州召开第三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,并发布今年的中国工业碳达峰“领跑者★★”企业研究成果(含企业名单)。
在“双碳★★”战略推进中,蒙牛还制定了低碳示范标杆行动★★★,围绕牧场、生产、产品设立“三零★★★”标杆试点目标★★★,以自身减碳为宗旨,适当运用碳抵消机制,遵照国际★★★、国内相关标准,科学塑造零碳产品、零碳工厂、零碳牧场★★★,以点带面,引领绿色低碳发展★★。蒙牛已创建2家零碳工厂、5款零碳产品、2个低碳牧场和1个低碳产业园区★★★。
内蒙古蒙牛乳业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★★★“蒙牛”)是中粮集团旗下的乳业“国家队”,1999年成立于内蒙古自治区,总部位于呼和浩特,稳居全球乳业十强。2004年在香港上市(股票代码,是恒生指数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★★★。中粮集团是蒙牛第一大战略股东★★★。
在产业链协同降碳方面,蒙牛按照“引导—协同—主导”三个进程★,聚焦牧场、包装★★、运输有序推进绿色低碳化。
对标国际、国内相关标准、指南,探索适用性内化路径★★★,以可测量、可报告、可核实的★★★“三可”原则为宗旨,研究形成蒙牛碳排放核算指南,衍生“1+4”标准化文件,指导、规范碳排放监测与核算★★。
现将研究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,构建中国工业碳达峰长效宣传机制★★★,传递绿色低碳理念,为各地方、行业、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,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范例参考和路径借鉴。
蒙牛协同上游原奶重要供应商中国圣牧、现代牧业设立★“双碳”目标,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上将减碳融入原奶碳排管理和各运营环节★,协同推进低碳牧场建设,按照“饲草种植—奶牛养殖—牛粪处理—沼气发电—沼肥还田★★★”的绿色循环模式,利用光伏和沼气发电等新能源技术,打造“牧光互补”“种养结合”绿色循环牧场★★★。现代牧业荣获北京低碳农业协会全国首家“低碳牧场创新示范基地★”荣誉称号★。
图11世界奶业大会蒙牛联合行业协会、产业链、国际组织代表共同发起★★★“全球乳业净零排放★”倡议
蒙牛支持上游供应商中国圣牧“【种养加】减碳★、【农林草】固碳★★★”的双元驱动发展战略★。截至2023年底★★★,中国圣牧已在中国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种树治沙超过9800万棵,绿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,用★★“天人一理,万物一体”的中国智慧★★★,在人类禁区闯出一片有机奶业新天地★★★,将荒芜沙漠变成“绿洲银行”,缔造了全球首创沙草全程有机循环产业链,大规模地开发出★“防风固沙、种草养牛、牛粪还田”的循环经济模式。这种★★“种养结合、粪污还田、有机循环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模式★★★”,入选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《企业碳中和路径图》。
在运输路线优化上,采用数智化物流,为每辆运输车辆配备GPS定位系统,集中调配,及时调整★★,减少中间停靠★★★,实现高效运输。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★“做好碳达峰★★★、碳中和工作”的决策部署★★★,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后,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,从征集范例、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★★“领跑者”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。截至目前★★,全国范围内共有105家工业行业领军企业(2022年42家,2023年63家)成为中国工业碳达峰★★“领跑者”企业。
★“双碳”发展还要依赖信息化★★、数字化提效,蒙牛建有智慧能源系统,按照“集团-事业部-工厂”三级管理模式,设计自下向上的“端-边-云”三层系统架构,端侧对应产线可实现能源数据的采集、分发和实时计算,边侧可实现工厂级数据的计算、监控和报警等功能,云侧对应集团级可实现“端-边★★★”的能源统计★★★、分析★★★、预警,通过信息化工具指导集团节能降耗工作。同时★★★,配套开发了碳排放管理系统,搭建★★★“数据收集-排放核算-数源审核-报告生成★★”四步一体化线上平台,统一核算过程,规范核算报告,强化三级审核★★,并能有效整合工厂数据,多角度呈现指标变化趋势★★★,帮助分析挖潜★★★,为决策提供依据★。
蒙牛“30•50”双碳战略阶段一为2021至2025年,目标是聚焦生产核心,不断提高生产能源利用效率★、回收富余能源、优化能源结构,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。
近年来,作为乳业排头兵★★,蒙牛积极发挥实践优势,研究制定并发布实施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共计11项,其中牵头制定1项行业标准、2项团标★★★,参与制定了2项国标、2项认标★★★、1项地标、3项团标★★。今年又成功立项2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★★,正在研制中★★★。
牧场排放量占到乳品整体排放50%以上,蒙牛合作牧场1000余家,专门设立奶源事业部引领牧场降碳减排,总结出★★★“管理优化牛群结构、调整饲料成分结构、优化粪肥管理模式★★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”4个主要降碳减排方向,近三年平均每年实施的节能降碳项目都在100余项,年可实现减排约18万吨CO2e(二氧化碳当量)。
在运输结构调整上★,试点公转铁、公转水、空转铁,推广应用低碳工具,提升低碳运输比例。2023年,常温品类设计铁运11条班列★,海运11条精品航线万吨产品;鲜奶运输开展中长距离“空转铁★★★”试点,累计里程约113500公里★。
包装端碳排放也是乳品碳足迹中不可忽视的影响,蒙牛践行★★★“4R1D★”绿色包装策略(Reduce-Recycle-Reuse-Renew-Degradable)★★★,积极与行业领先的包材供应商联合研发低碳包装★★★,设定淘汰对环境不友好的塑料、减少化石基原生塑料、再生物料使用、包装可回收再生可降解、产品包装末端回收等定量目标,力争在2025年完全消除PVC、EPS在产品包装上的使用。目前已通过工艺升级,取消PET塑料材质瓶标,实现“减塑”;采用半透明白色瓶身设计,去除油墨使用★★,实现★“减墨”;优化包材结构★★★,将PS材质变更为PP材质,实现更“易回收★”★★。蒙牛绿色包装应用典型案例有特仑苏植物基盖、优益C340/330裹包膜产品全面应用PCR、每日鲜语纸板屋顶包★、低温96杯酸奶PP周转箱等★★★,并推出优益C(100ml)无标签产品—蒙牛优益C0蔗糖系列,裸瓶减碳约46%★。蒙牛绿色包装行动荣获黄金设计原则最佳实践案例“杰出贡献奖”,并入选中国《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管理体系与最佳实践案例集》。
蒙牛工厂生产线均已实现自动化,近年在智能化上持续改善。2023年,借鉴自身经验,蒙牛自主设计建设了全球首座乳业全数智化工厂—宁夏工厂★,也是一座5G+立体化★★、效益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一体的“绿色智慧”工厂。该工厂实现了“三个一百”:即100名员工★★、创造100万吨年产能、实现100亿元年产值★★★,刷新了全球乳业最高年度人效比的纪录。